再不認真,就不讓你學琴?
前幾天在電視上看到一個討論單親家庭的節目,
現在單親和隔代教養已漸漸成為時代的趨勢,
家庭中所發生的事直接地對孩子造成決定性的影響和傷害。
教育的意義到底是甚麼呢?只是經濟支柱和表面上的要他順從嗎?
我想教育最終說穿了就是價值觀和處世態度罷了!
至於父母想傳遞什麼訊息給小朋友,小朋友又會如何接收,
這其中真是一大學問。
想起之前常聽到某些家長說:「再不認真,就不讓你學琴?」或是「回家再不練習,就不用學了?」
每次聽到我都覺得很無耐。
我想說的是:常常你要他練習,他偏不練。
當中發生了什麼問題?
這當然是教育的問題,
家長應當負起教育孩子做出對的事情的責任,而方式因人而異。
學琴就是要練!練琴本身是枯燥乏味的長期抗戰,這也是教育的重點---
像良藥苦口般,越是辛苦要求越能磨練成就一個人。
就我經驗觀察,孩子願意接受定時定量的練習,往往是家庭的觀念和教養找到了對的方式。
假使家長總是被孩子的練習搞得暈頭轉向,在此恭喜你!你找到了親子間溝通和教育的盲點。
如同一位家長所言:小朋友不喜歡吃飯難道就不用吃飯嗎?
假使現在讓孩子在此逃避,獲得短暫的苟安,卻也傳遞出”只要我吵鬧就能沒事”的訊息給孩子,往後遭遇更多更艱難的人生課題時,他能繼續逃避下去嗎?
在教學上,我常常扮演父母管教孩子的角色,講理、賞罰、威嚇,
無非是要導正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處世上應有的規矩,
我並不討厭做這樣的事情,但相較於每天朝夕相處的父母親,
一週一次的教學顯然心有餘而力不足。
(雖然有些老師認為這無關教學,沒必要管這麼多,省得麻煩,也的確是如此)
父母對於學琴這件事的觀念比孩子重要的多:
首先學琴是無法”隨便學”或”有學就好”,提琴是最難學的樂器之一,不好好學的話是學不會也學不像的。(不同於繪畫、舞蹈……)
再來是練琴的建議:
1.定下練習規矩(定時定量),如每天七點至八點為練琴時間。
2.詢問不想練習的原因,找出相對應的方式。
3.堅守原則,絕對不要朝令夕改,孩子會得寸進尺的。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0px;}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