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7D_9cVtI9P575DcnzYkw  

學習熱度三分鐘,如何改善?】♩.♪

   三分鐘的學習習慣
 孩子學習只有三分鐘熱度,這是許多有學齡兒父母最大的困擾。小學二年級的小蕙看到表姊會彈琴,清脆悅耳的樂音,加上彈琴優美的姿勢,讓她羨慕不已,於是就要求去上音樂班,但是上了半年的音樂班,她就不想再學了。她說「因為彈琴很無聊」。

⋯⋯  學校老師多會鼓勵學生讀好書。剛開始,小宇和同學一起去圖書館借了幾本書回家,說要爭取「閱讀小博士」獎章。兩個月後,就沒了下文,因為小宇覺得「每本書都差不多」。為什麼孩子的學習不能持之以恆呢?提供你幾個小秘訣,一起來改善孩子三分鐘的學習習慣。


預防問題‧不要急於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
 如果你的孩子想學鋼琴時,你會馬上去買一架鋼琴回家嗎?有沒有給孩子和自己「觀察和緩衝期」?千萬別說「我已經和孩子談過了,他說保證會『繼續學下去』。」孩子有時是不會遵守承諾的。


‧分享孩子學習的喜悅與挫折
 對於任何一個新的學習課程,大人和小孩都有好奇心;一旦發現所學的課程必須「背誦」、「寫作業」、「做小測驗」,甚至得「天天練習」(如英文、各種樂器),排斥感自然出現。這就是我們所謂的「三分鐘學習熱度」。

 這時父母不能只關心孩子「考幾分?」而是「你又學了新的作文題材,寫日記時,又可以派上用場了!」(傾聽並應用所學)「你鋼琴彈的很好聽,我們邀請你的同學一起來表演,好不好?」(創造發表機會)。如此,當孩子遇到學習挫折或瓶頸時,便不會有馬上放棄的心理了。


‧分別看待孩子和他的喜好
 如果孩子不想再學琴,並不代表他不喜歡音樂或其他樂器。多讓孩子嘗試不同的動、靜態學習,並觀察哪些活動或課程能延續孩子較久的學習興趣,就能發展孩子的潛能。


‧自己要以身作則
 父母希望孩子能改善三分鐘學習熱度的壞習慣,就要時時提醒自己以身作則。如果父母自己報名了英語班,卻用「忙碌」當藉口,上了幾天課就不再出席;打太極拳強身,買制服回家,從此卻懶得早起,不再到公園活絡筋骨。那麼,要孩子改正「三分鐘的學習熱度」,也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解決問題用鼓勵建立好的行為
 父母師長的肯定,有助於建立並延續孩子的好興趣。美國知名的圖書作者艾瑞卡爾(Eric Carle,著作有《好餓的毛毛蟲》《好忙的蜘蛛》等)就是因幼稚園老師對他的爸媽說的一句「你們的孩子很有繪畫天分,你們應該好好的鼓勵他、栽培他」,才因此勇於發揮天分。

 榮獲奧斯卡藝術成就獎的電影明星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小時候上課愛搞笑,幾位老師認為他「令人討厭」,有位老師卻對他說:「我希望你將來能把這方面的才能,用到有用的地方,你會是很好的表演者。」這些話使他日後將潛力發揮在演藝事業上。

 這表示父母師長的肯定,確實能建立孩子好的行為目標。例如:「你的讀書心得寫的真好,讓沒看過這本書的人都想讀一讀!」孩子聽了,一定會好想趕快再寫下一篇!


‧讓孩子少看電視或玩電動
 對孩子而言,看電視,不必傷腦筋;打電動,可以拉近與同學的距離。相較之下,其他的學習都很「麻煩」,有時成績不好還會挨罵。

 所以,想改善孩子的三分鐘學習熱度,別讓電視或打電動成為孩子的主要休閒!打球、游泳、溜冰、騎腳踏車、逛書店、上圖書館,都是不錯的休閒活動。

此外,也要注意以下幾點,不要因父母的不信任,而降低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1.不要對孩子說:「聽我的就沒錯」。
 2.不要嘲罵孩子。
 3.不要忽視孩子的學習挫折。


‧有學習動機,學習熱度不再三分鐘
 為何有些孩子即使沒有父母支持,卻仍是堅持自己的興趣,而許多孩子在父母投注心力之下仍半途而廢?其實,這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學習動機」。

 親愛的爸爸媽媽,想一想,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動機」吧。只要孩子有了學習動機,相信就不再會有三分鐘學習熱度了。


《摘自巧連智月刊低年級版 2003年7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l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