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學興趣” =非專業,
那可就太侮辱“學興趣”三個字了!
興趣,是對一切事物有熱情的開始,
愛因斯坦也說過:「對所有人來說,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感覺上,說“學興趣”是學假的,
隨便亂學的,所以才叫學興趣。
 
 
 反而覺得想“學興趣”其實是要有本錢的,
一是態度的本錢
二是符合文化水準的本錢
 
先說說態度的本錢吧!
態度決定高度,嗯…有本書是這麼說的。
有時候我覺得很多人都是倒過來的,因為做什麼事都不認真,
所以先自己消毒,說是要“學興趣”,
要是沒學好呢?
那就直接說自己是“沒興趣”吧!
一翻兩瞪眼,搞得好像沒學好都跟自己沒關係一樣,
反正興趣嘛…
其實說穿了,也就是為自己的不想努力先舖個路罷了。
態度不良?當然不符合“學興趣”的門檻!
 
另外是符合文化水準的本錢:
想符合文化水準,首先要沒有功利心。
什麼是功利心?
比較、炫燿、短視近利、為求快速到達目標不惜揠苗助長的代價…
這些都是功利心的代表。
短期內投資看不到明顯的效益,就不想投資,
那這可不能叫“學興趣”啊!
 
興趣是需要有計畫、有目標循序漸進慢慢培養的,
炒短線哪能稱之為興趣?
話又說回來,當態度和文化水準都能符合,
“學興趣”絕對能有個極為珍貴的人生經驗。
只是很多人短視近利習慣了,從來都沒看過目標達成的樣子!
難怪“學興趣”會被誤解成漫無目的在亂學。
 
 
“學興趣”的相對名詞是“學專業”,
有多少人小時候一開始學琴,就立志想成為世界一流鋼琴演奏家?
能想像全世界都在用教未來鋼琴演奏家的方式教學嗎?
如果世界上從小開始學鋼琴的人,長大以後全都是鋼琴演奏家,
這將是個多可怕的世界!
因為人多了,就什麼也不是。
 
轉載: 鋼琴老師的秘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l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