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不可不知練習樂器的錯誤方法】♩. ♪
記得我們之前與您分享的「十大不可不知練習樂器的要訣」嗎?
雖然學無捷徑,但確實有能避免走冤枉路的方式。我們通常了浪費很多時間,因為沒有人教我們最有效率的練習方法。無論是學習如何編寫、改善寫作技巧,或演奏樂器,選擇以正確的方法練習,誠然足以造就「好」與「很好」之間的差別。⋯⋯
您可能聽過一個古老的玩笑:一個遊客問計程車司機如何去卡內基音樂廳,而得到的答案是:「練習,練習,再練習!」
筆者兩歲的時候開始學小提琴,自有記憶以來,一直有個問題:我練得夠嗎?
演奏家們怎麼說?
我蒐羅了書籍,並訪問偉大的藝術家,針對能「讓我心安的練習時間」尋求一個共識。我閱讀了一篇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的訪談,他在其中表示,沒有人應該練習超過四個小時。他解釋,如果你需要更多時間,你的練習方式可能不正確。
再者,米爾斯坦(Nathan Milstein)曾問他的老師奧爾:一天應該練習幾個小時?奧爾回答:「用你的手指頭練習你需要一整天,但用心練習,同樣的學習量只需一個半小時。」
即使是海飛茲也指出,他從不相信應該練得太多,他認為過量的練習就跟練太少一樣糟。他宣稱,他一天平均只練三個小時,每逢星期天根本不練琴。
看起來一天四個小時似乎就足夠了。因此我稍微鬆了口氣。接著我向艾瑞克森(K. Anders Ericsson)博士求教。
心理學家怎麼說?
當我們要了解專業知識和專家級的表現,心理學家艾瑞克森博士是箇中權威。他的研究基礎是「一萬小時法則」,意即需要至少十年或一萬個小時有意的練習,才能在各個領域達到專家級的表現。以上述音樂家為例計算,要達到國際菁英水平需要超過十五到二十五年。
這些數字讓我差點忘了這個等式中最重要的因素:用心的練習。特定的練習型態,有助於達到國際菁英水準的演奏。
相反的,有另一種練習方式是我們更為熟悉的為:
不經思考的練習
你曾經觀察一個音樂家(運動員、演員或訴訟律師)練習嗎?大多數的做法類似於以下特定的模式之一。
1.打破紀錄法:
一次又一次的重複。例如:相同的網球發球、相同的鋼琴樂段、相同的簡報呈現;但某種程度而言,這些看似練習的行為,大部分僅是無心的重複。
2.自動駕駛法:
啟動我們的「自動駕駛系統」,不費力的前進。例如:背誦我們的推銷詞三遍、打一場高爾夫球、將一個作品從頭到尾練過一遍。
3.混合法:
組合而成的方法。多年來,對我而言,練習意味著演奏一個作品,直到某個自己聽起來不滿意的地方,停下來,一次又一次的練習這個樂段,直到它變得好聽;接著可能又遇到下一個不太好的地方,然後再重複一次這樣的過程。
慎用,這樣的練習方式,有三個問題:
1.浪費時間:
以這樣的方式練習,學習的產量極小。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練習數小時、數天或數週,卻仍然進步不多。更糟的是,實際上你是為自己挖了一個陷阱,因為這樣的練習模式將強化不好的習慣和錯誤,演奏前後不一致的可能性將會因此增加。
日積月累下來,要清除壞習慣將會更困難——因此,為了根除這些不好的習慣,你將需要增加未來的練習時間。引用一位我曾合作過的薩克斯風教授的話:「練習不會造就完美,練習造就固定的演奏。」
2.使你較沒自信:
此外,當你發覺自己並不真的完成了解如何演奏出想要結果,這種不經思考的練習將會減少你的自信。即使在最困難的樂段有相當高的成功率,仍會有一種揮之不去的不確定感。
真實舞台上的真實自信來自(a)能夠固定一致(b)依照需求以正確的方式執行,知道這並非偶然;因為(c)你明確的知道為何成功或是失敗——也就是你能辨識出那些使你每次演奏該樂段時皆能達到完美的必要關鍵技巧或機械因素。
3.頭腦麻木遲鈍:
不經思考的練習是樁苦差事。所有用心良苦的家長和老師都會告訴我們回家練習某個樂段x次或x個小時,對嗎?但為什麼我們會以練習的時間為單位來衡量成功?我們所需要的是更具體導向結果的目標,例如:練習這個樂段直到聽起來像XYZ,或直到你能指出如何使這個樂段聽起來像ABC。
用心的練習
所以,有哪些選擇呢?有意的或用心的練習,是一個有系統並高度結構化的活動;更科學的說,它是一個主動、週到的假設檢驗過程,在其中我們堅持不懈的尋求解答,來解決一個被清楚定義的問題。
用心的練習通常是緩慢的,並且需要一再重複一小段並且非常特定的技巧部分,而非只是演奏過一次。例如,假如你是一個音樂家,你可能僅演奏一段獨奏最開始的音符,以確認這個樂段能以你希望的方式明確的「陳述」,而不是演奏整段開場樂句。
用心的練習還涉及監測一個人的表演—即時的,並經由錄音—持續尋找進步的新方法。這意指要保持細心,並敏銳的意識到發生了什麼,因此你能明確的告訴自己什麼不對了,例如:第一個音符是銳利的?平直的?太大聲?太柔和?太尖銳?太短?太長?
如果我們說這個音符太銳利、太長,啟始這個音符的衝擊性還不足夠,那麼它是太銳利還是太不銳利?這個音符比你想要的還要長多少?還要多少衝擊性才是你要的?
好,如果這個音有點太銳利、稍長,然後必須帶有更清晰的衝擊性。那麼為什麼這個音符是銳利的?你想要做什麼?你該做什麼才不須次次確認這個音符是否每次都完美的定調?你如何確認這個長度是你想要的?以及你如何一貫的掌握啟始這個音符所需的乾淨、清晰的衝擊性,確保它能以正確的性格開展?
讓我們想像一下:如果錄下每次嘗試性的重複,並且能夠往回聽到第一次的嘗試。這樣的組合能為你帶來希望的結果嗎?這些元素的組成是否如你所想的傳達了想要帶給聽眾的情緒和性格?是否幫助聽眾體驗了你希望他們感覺到的?
聽起來很麻煩,確實如此,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只有少數人花這樣的時間以這樣的方式練習:停下來、分析什麼不對了、發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在下一次產生不同的結果。
道理看似簡單,我卻花了許多年來理解。在我二十三年的練琴生涯裡,它仍然是我從中學到最有價值,且長久的一課。雖然我已放下小提琴十多年,但用心的練習法則與任何技巧的學習都息息相關,它是心理學的實踐:「我如何花用我的練習時間」比起「我花多少時間練習」更重要。更多
記得我們之前與您分享的「十大不可不知練習樂器的要訣」嗎?
雖然學無捷徑,但確實有能避免走冤枉路的方式。我們通常了浪費很多時間,因為沒有人教我們最有效率的練習方法。無論是學習如何編寫、改善寫作技巧,或演奏樂器,選擇以正確的方法練習,誠然足以造就「好」與「很好」之間的差別。⋯⋯
您可能聽過一個古老的玩笑:一個遊客問計程車司機如何去卡內基音樂廳,而得到的答案是:「練習,練習,再練習!」
筆者兩歲的時候開始學小提琴,自有記憶以來,一直有個問題:我練得夠嗎?
演奏家們怎麼說?
我蒐羅了書籍,並訪問偉大的藝術家,針對能「讓我心安的練習時間」尋求一個共識。我閱讀了一篇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的訪談,他在其中表示,沒有人應該練習超過四個小時。他解釋,如果你需要更多時間,你的練習方式可能不正確。
再者,米爾斯坦(Nathan Milstein)曾問他的老師奧爾:一天應該練習幾個小時?奧爾回答:「用你的手指頭練習你需要一整天,但用心練習,同樣的學習量只需一個半小時。」
即使是海飛茲也指出,他從不相信應該練得太多,他認為過量的練習就跟練太少一樣糟。他宣稱,他一天平均只練三個小時,每逢星期天根本不練琴。
看起來一天四個小時似乎就足夠了。因此我稍微鬆了口氣。接著我向艾瑞克森(K. Anders Ericsson)博士求教。
心理學家怎麼說?
當我們要了解專業知識和專家級的表現,心理學家艾瑞克森博士是箇中權威。他的研究基礎是「一萬小時法則」,意即需要至少十年或一萬個小時有意的練習,才能在各個領域達到專家級的表現。以上述音樂家為例計算,要達到國際菁英水平需要超過十五到二十五年。
這些數字讓我差點忘了這個等式中最重要的因素:用心的練習。特定的練習型態,有助於達到國際菁英水準的演奏。
相反的,有另一種練習方式是我們更為熟悉的為:
不經思考的練習
你曾經觀察一個音樂家(運動員、演員或訴訟律師)練習嗎?大多數的做法類似於以下特定的模式之一。
1.打破紀錄法:
一次又一次的重複。例如:相同的網球發球、相同的鋼琴樂段、相同的簡報呈現;但某種程度而言,這些看似練習的行為,大部分僅是無心的重複。
2.自動駕駛法:
啟動我們的「自動駕駛系統」,不費力的前進。例如:背誦我們的推銷詞三遍、打一場高爾夫球、將一個作品從頭到尾練過一遍。
3.混合法:
組合而成的方法。多年來,對我而言,練習意味著演奏一個作品,直到某個自己聽起來不滿意的地方,停下來,一次又一次的練習這個樂段,直到它變得好聽;接著可能又遇到下一個不太好的地方,然後再重複一次這樣的過程。
慎用,這樣的練習方式,有三個問題:
1.浪費時間:
以這樣的方式練習,學習的產量極小。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練習數小時、數天或數週,卻仍然進步不多。更糟的是,實際上你是為自己挖了一個陷阱,因為這樣的練習模式將強化不好的習慣和錯誤,演奏前後不一致的可能性將會因此增加。
日積月累下來,要清除壞習慣將會更困難——因此,為了根除這些不好的習慣,你將需要增加未來的練習時間。引用一位我曾合作過的薩克斯風教授的話:「練習不會造就完美,練習造就固定的演奏。」
2.使你較沒自信:
此外,當你發覺自己並不真的完成了解如何演奏出想要結果,這種不經思考的練習將會減少你的自信。即使在最困難的樂段有相當高的成功率,仍會有一種揮之不去的不確定感。
真實舞台上的真實自信來自(a)能夠固定一致(b)依照需求以正確的方式執行,知道這並非偶然;因為(c)你明確的知道為何成功或是失敗——也就是你能辨識出那些使你每次演奏該樂段時皆能達到完美的必要關鍵技巧或機械因素。
3.頭腦麻木遲鈍:
不經思考的練習是樁苦差事。所有用心良苦的家長和老師都會告訴我們回家練習某個樂段x次或x個小時,對嗎?但為什麼我們會以練習的時間為單位來衡量成功?我們所需要的是更具體導向結果的目標,例如:練習這個樂段直到聽起來像XYZ,或直到你能指出如何使這個樂段聽起來像ABC。
用心的練習
所以,有哪些選擇呢?有意的或用心的練習,是一個有系統並高度結構化的活動;更科學的說,它是一個主動、週到的假設檢驗過程,在其中我們堅持不懈的尋求解答,來解決一個被清楚定義的問題。
用心的練習通常是緩慢的,並且需要一再重複一小段並且非常特定的技巧部分,而非只是演奏過一次。例如,假如你是一個音樂家,你可能僅演奏一段獨奏最開始的音符,以確認這個樂段能以你希望的方式明確的「陳述」,而不是演奏整段開場樂句。
用心的練習還涉及監測一個人的表演—即時的,並經由錄音—持續尋找進步的新方法。這意指要保持細心,並敏銳的意識到發生了什麼,因此你能明確的告訴自己什麼不對了,例如:第一個音符是銳利的?平直的?太大聲?太柔和?太尖銳?太短?太長?
如果我們說這個音符太銳利、太長,啟始這個音符的衝擊性還不足夠,那麼它是太銳利還是太不銳利?這個音符比你想要的還要長多少?還要多少衝擊性才是你要的?
好,如果這個音有點太銳利、稍長,然後必須帶有更清晰的衝擊性。那麼為什麼這個音符是銳利的?你想要做什麼?你該做什麼才不須次次確認這個音符是否每次都完美的定調?你如何確認這個長度是你想要的?以及你如何一貫的掌握啟始這個音符所需的乾淨、清晰的衝擊性,確保它能以正確的性格開展?
讓我們想像一下:如果錄下每次嘗試性的重複,並且能夠往回聽到第一次的嘗試。這樣的組合能為你帶來希望的結果嗎?這些元素的組成是否如你所想的傳達了想要帶給聽眾的情緒和性格?是否幫助聽眾體驗了你希望他們感覺到的?
聽起來很麻煩,確實如此,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只有少數人花這樣的時間以這樣的方式練習:停下來、分析什麼不對了、發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在下一次產生不同的結果。
道理看似簡單,我卻花了許多年來理解。在我二十三年的練琴生涯裡,它仍然是我從中學到最有價值,且長久的一課。雖然我已放下小提琴十多年,但用心的練習法則與任何技巧的學習都息息相關,它是心理學的實踐:「我如何花用我的練習時間」比起「我花多少時間練習」更重要。更多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