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曾經發表過對於學習樂器的觀念:

強調現在的學習,

應該摒棄“機械式重複練習為主”的學習方式。

但是一定有許多家長要問:

學樂器不以“重複練習”為主,到底要學什麼?

如果要學的是感覺力、控制力…那這些能力的核心又是什麼?

我的答案是:

初學樂器最重要、而且唯一的價值,就是專注力的培養!

 

啟動音樂彈奏,需要視覺、聽覺、觸覺、肌肉關節的運動覺與空間、時間感覺等…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感知過程。

想要在音樂流動的瞬間完成,非常需要強度很高的專注力。

單一的感覺啟動要專注力,

而感覺之間互相協調,則須要多重專注力。

培養這樣複雜的專注力,

音樂的學習過程中,就有許多獨特的優勢。

 

照片中的學生,目前就讀於台灣大學化學系一年級

 

學習音樂在專注力的培養上,存在著特別的優勢

長期的教學經驗中,

從解決各種程度不等的注意力缺失的學童身上,

發現學習樂器對於專注力的培養,

有其他領域無法達到的效果,

分析出的因素包括:

 

★可以從很短的持續時間開始。

對於年齡較小的兒童來說,要持續專注力連一分鐘都太長。

音樂的訓練卻可以從一個小節(2-3)為單位累積漸進,

能夠正確的執行(彈奏),就表示開始有初步的效果了。

 

★即時而持續性的檢驗,可以同步知道專注力的狀態

一般的學習要等到測驗結果出來,才能檢查效果,

但是音樂可以從一開始,就同步檢驗專注力的狀態。

即時檢驗專注力的關鍵在於拍子,

拍子將無形的時間標準具體化,並且需要持續不間斷。

因此錯誤出現就是專注力開始下滑的現象,

可以即時看出專注力的程度。

除了以長度檢驗專注力的持續時間,

還可以用速度檢驗專注力的強度,

例如從1=60加快到1=72,就清楚的顯示了專注力強度的提升。

 

★合奏的高度互動性,可以同步引導專注力提升

即時檢視專注力最好的方式,是透過互動來檢視,

在合奏的情況下,老師可以透過即時的檢驗評估成果。

因此可以立刻調整難度與內容(例如速度變化),以符合學生專注力程度。

如果想要進一步刺激反應,引導專注力提升,

逐漸加快速度就是一個最容易的方法了。

高度互動性是認知的學習方式無法做到的,當然也不可能用機器來取代。

不過對於學生來說,

最重要的其實是互動帶來的遊戲刺激感與樂趣。

 

★從體驗培養主動專注力

在高度互動的模式下,

學習者的專注力是由學習者自然產生出來的。

也因此付出專注力,會伴隨著愉悅的感覺,

這和用態度或時間壓力硬逼出來的專注力,是完全不同的。

就好像同樣流汗,自發性的運動後流汗感覺暢快,

被迫在高溫烈日下產生的汗水,就讓人很不悅!

體驗過這種自然愉悅的經驗,

主動付出專注力,就會成為一件輕鬆自然的事。

 

既然學音樂有這麼多獨特的優點,

是不是要馬上帶著小孩開始找老師、學音樂,就可以立竿見影看到效果呢?

當然不是!

就我們的教學經驗來分享,一定還要有其他的條件才能配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l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